1. 首頁
  2. 股市

嵌入式醫材 門檻高、利潤高

An awesome picture
相較於新藥研發的燒錢、投入資源龐大,醫療器材市場穩
健成長,獲利時程也較之縮短不少,其實更適合以電子技
術見長的台灣廠商發展,其中嵌入式醫材最具潛力。

在人類平均壽命延長、老年化與少子化的趨勢下,生技產業銳不可當,其中新藥類股更是受到矚目,諸如能克服過去不治之症如愛滋病、癌症、糖尿病等的各類新藥,雖尚在臨床實驗階段,卻早有大筆資金捧上門探詢。市場「關愛」新藥類股,對該類股的本益比也給予無限上綱的優惠,時而可見營運仍處於虧損階段的公司,股價卻早已創新高的怪現象。
 
只是,台灣的生技業發展不如國外歷史悠久,尤其新藥需要的高技術和龐大資金均有相當難度,加上過去國內廠商以做學名藥、原料藥居多,是否真能誕生這麼多家新藥明星,值得商榷。其實,若以台灣過去深厚的電子業為基礎,倒是提供生技業另一重要產品線──醫療器材很好的發展背景。
 
曾在行政院國發基金鑽研生技業、現為德信投信研究員的楊人穆表示,有「科技島」之稱的台灣,用電子技術基礎轉做醫材並不困難,且擁有不少醫術出色的醫生,可以提供廠商發展方向。加上醫材不像新藥至少準備燒掉10億元資金,從投入到獲利的時程較短,生態較為適合台灣廠商。
 
避免殺價競爭
品牌與服務為首要
 
根據工研院IEK 最新醫材產業報告,2012年結算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3046億美元,預估至2016年,以年複合成長率6.9%估算,市場規模將達到3,983億美元。其中,如果單看電子醫材的部分,成長率更為可觀。依據Databeans 的研究指出,2012年全球醫療電子市場約1680億美元,預估2011年至201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9%。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表示,台灣醫材產業2012年的總產值為1020億元台幣(含運動器材),折合美金約34.5億元,全球市占率僅1.1%。年複合成長率約為7%,和全球平均值相去無幾。但是10年前,台灣醫材產業的年複合成長率曾到10% 以上,也突顯目前部分廠商的產品面臨高度競爭,遇到瓶頸,成長趨緩。
 
像是血糖測試相關產品,國內上市公司有五鼎(1733)、泰博(4736)、華廣(4737)等廠商,雖然過去獲利都算穩定,且國內血糖測試產值占全球不到1%,照理來說空間很大,但因為品牌始終發展不順利,只能淪為代工,飽受殺價之苦。以五鼎來說,近年採取大幅擴廠策略,以產能增加來減輕毛利下降的壓力。耳溫槍、體溫計則有百略(4103)、泰博、豪展(4735)等廠商, 在全球市占率超過5成,但殺價仍是問題。邵耀華表示,他很早就研究過耳溫槍技術,也親眼見到每支耳溫槍從19.99美元的出廠價一路降至4美元不到,且工廠幾乎都移往大陸,對台灣就業毫無實質幫助。
 
還有,過去台灣廠商發展醫材時,雖很懂製造,但卻忽略了專利保護的問題,一旦營收發展至數千萬美元時,馬上就會有國際大廠上門提告,五鼎和泰博都吃過苦頭。邵耀華說,這些廠商的慘痛經驗,都提醒其他醫材廠商該擺脫製造業思維,要往專業技術、完整服務的方向去加強。不過,8月時氣墊床廠商雃博(4106) 主動提告國際大廠ResMed 的6項專利無效,是台灣醫材界第一次出擊,市場高度關注後續結果。

門檻高、利潤高
嵌入式醫材受矚目
 
楊人穆認為,血糖測試和耳溫槍這類「體外使用」的醫材,進入門檻低,價值也不易彰顯,反而是嵌入式的醫材用品因為進入門檻較高,具長遠發展潛力,例如人工牙根、牙科填充、各類人工骨材、心臟導管、洗腎導管,或是技術上明顯有進入障礙的隱形眼鏡,都是值得留意的醫材產品。
 
如果搭配國內醫術較專精的領域來看,牙科和骨科是楊人穆最看好的兩塊,例如做人工牙根的興櫃股百丹特(4181),大股東出身自百略和華廣,因為不想繼續參與殺價競爭,因此尋求嵌入式但回收期較短的醫材,公司連虧7年,明年有機會損益兩平。
 
骨科醫材廠商就不能不提鐿鈦(4163) 和聯合骨材(4129)。鐿鈦是從一家螺釘、齒輪金屬加工廠,轉型至微創手術刀和骨釘;聯合骨材則是專攻人工關節。這兩家股價和本益比都相當高。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3年10月號第73期

理財工具推薦

  • 股市、保險、房地產,掌握最新財經動態
  • 專家、名人駐站,提供深度產業分析
  • 課程、影音專區,讓動手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