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分拆 誰最有漲相?

鴻海集團啟動分拆,董事長郭台銘點名連接器、奈米碳管、特殊黏膠3大部門及公司打頭陣。未來通訊網路產品以及眼球產品事業群也有獨立的機會。
誰能讓一向霸氣十足的鴻海(2317)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彎腰鞠躬道歉?答案是台灣股市常被忽視的小股東。
場景是在鴻海今年的股東大會,郭台銘為了股價表現不如預期,當場向台下的股東道歉並鞠躬,原因是號稱長期投資的外資賣超連連,讓他很灰心,希望本土資金增加鴻海持股比重。想來,台灣小股東無怨無悔的力挺,真的讓鐵漢柔情的郭台銘「揪甘心」。
股東會展現柔軟身段
航空母艦分拆拼轉型
郭台銘還計畫成立「小股東陣線聯盟」,每3個月由他主持「小股東會」,讓小股東了解公司動態。重點是他證實外界的傳言:鴻海將開始分拆!這意味著,2013年將是鴻海集團的營運分水嶺。之前,集團不斷併購與擴張;之後,鴻海將走上分拆之路。為什麼?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第一富基金協管經理人周書玄分析,企業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瓶頸,常以分拆和購併等行為達成轉型的目的,不過須特別留意3個條件:
● 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否提高?
● 是否有利於內部留住人才和吸引外部人才?
● 時機是否妥當?
大型製造業的人事制度完整,但年輕人升遷不易,在員工分紅費用化後,也欠缺搶人才的工具,不像服務業可以不斷開分店或創立品牌,讓努力的員工有發揮機會,留才較容易,因此集團分拆成為讓更多企業內部員工躍上舞台的選項。
郭台銘當天在股東會場就表示,將具世界競爭力的單位切割,不要受到鴻海低本益比影響,未來伺機掛牌上市,並優先提供鴻海股東認股,這麼做絕對不會稀釋股東權益,鴻海仍有絕對多數的控股。
鴻海內部可以下金蛋的小金雞,至少有20至50隻,釋出後,可以讓鴻海從一艘航空母艦,變成航空艦隊群,股東會通過後,先分出1至2家公司試試看,如果成功,以後可以繼續做。鴻海有很多優秀的高階主管,過去都在母公司內,未來幾年可以培養出100個至200個董事長站到檯面上,舞台更大更可留才。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3年8月號第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