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基金今年可解套?

日本311地震迄今已1年,隨著經濟緩步復甦,日股的表現也優於預期。沉寂多年的日股,究竟有沒有機會在今年一掃陰霾?
日本流行文化自1980年代起在亞洲發燒,不管是漫畫、卡通、電視劇、服飾⋯⋯等,都蔚為風潮。但談起日本股市,對不少投資人來說卻是揮之不去的痛處。
柏瑞旗艦全球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曾志峰指出,日股在1996∼2000年間創下高峰後,自2000年科技泡沫後便進入了失落的10年,財政赤字、人口老化與通貨緊縮等問題,不僅讓經濟長期陷入低成長,股市也缺乏續航力,這是許多在高點進入日本股市的投資人,至今仍無法解套的主因。
然而,觀察今年以來的日本股市,截至2月29日上漲了15%,雖不及MSCI 新興市場指數的17.79%,但漲幅仍勝過MSCI世界指數9.82%,不禁讓日股套牢族想問:日股今年是否有機會一反頹勢?還是今年初的漲勢僅是曇花一現?
日圓走貶
提升出口競爭力
曾志峰分析,2011年3月日本發生大地震,並引發後續的海嘯與核災,讓原本經濟低成長的日本雪上加霜。不過,在歐美成熟國家積極進行減赤計畫之際,日本卻因為311大地震的重建需求,必須擴大財政支出,有利刺激經濟成長,因此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日本今年GDP 可望成長1.9%,相較於歐元區-0.2%、美國1.5%,日本今年經濟基本面明顯優於其他成熟國家。
不僅財政政策擴張,在貨幣政策方面,日本央行也和歐美一樣,仍然維持寬鬆的政策。2月時宣布維持利率在0∼0.1%,並擴大寬鬆貨幣的規模,從55兆日圓增至65兆日圓,希望藉此促使日圓走貶,並將通膨設定在1% 的目標。
曾志峰強調,過去日本央行多次強力阻升日圓但成效不彰,主要是因為日本央行與大藏省(日本財政部)的態度不一致,但這次大藏省公開支持央行的貨幣政策,顯示雙方已達成共識,有利日圓維持弱勢,對外銷的出口產業會有提振作用,將帶動出口產業獲利。
根據歷史經驗,當日圓貶破80大關,對日本企業的獲利會有顯著改善。因此高盛證券預估,日本企業今年獲利將成長25%,2013年也將成長16%,成長幅度超過歐美企業。而貨幣寬鬆增加市場流動性後,也有推升股市上漲的效果,所以當日本央行宣布擴大寬鬆貨幣,日經225指數就在2月29日創下了7個月交易日內的新高。
企業基本面轉好
價值面具吸引力
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經理莊筑豐也表示,除了災後重建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有機會讓國家的經濟基本面轉好,從政府政策、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來看,都是今年日本GDP 成長的動能來源。
據統計,日本企業的體質已逐步改善,不僅去年底3大銀行的獲利優於預期,前400大企業的淨負債與股權比低於0.5%,約為10年前的二分之一,企業的現金流量也來到高點,代表企業帳上現金充足,所以更有意願發放股利和買回庫藏股。
而去年許多生產基地在泰國的日本企業,雖然獲利受到泰國水患重創,但也因為去年的基期較低,今年獲利明顯跳升。此外,由於家計部門薪資從去年第4季開始明顯成長,消費者信心也回升,有利民間消費成長,進而使企業獲利增加。
至於從價值面來看,日股本益比目前約為17、18倍,位於過去20年的相對低點,相較於新興市場、美股、歐股,日股的股價淨值比也較低。除了價值面深具吸引力,莊筑豐認為,日本企業過去積極布局全球,與新興市場成長動能連動的日本企業越來越多,有機會參與新興市場的成長,並看好運輸設備、資訊網路、製藥化學、量販等產業的成長潛力,而去年因核災大幅限電,發展節能商品的產業將因此受惠,可多加留意。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2年4月號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