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多的生技基金還能追嗎?

那斯達克生技指數盤整後續創歷史新高,生技基金績效跟著一飛沖天,現在究竟該獲利出場,還是要繼續搶賺生技財?
理由1:新藥核准速度加快 有助推升企業獲利
今年來表現最優的產業,非生技醫療業莫屬了。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今年一枝獨秀,雖然經過5、6月的回檔盤整,7月再度向上攻堅續創歷史高點,截至8月16日的漲幅已經超過4成,連帶國內7檔生技基金的平均績效今年來也有近40% 的突出表現,押對寶的投資人無不眉開眼笑。
為什麼沈潛多年的生技產業,近幾年來的表現會如此威猛?這股多頭的氣勢能持續多久?而NBI生技指數的漲幅已高,手中抱有生技基金金雞母的投資人,現在應該要獲利了結還是續抱呢?
生技基金操盤常勝軍、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樂觀表示,生技產業的利多題材相當豐富,產業結構也持續改善,NBI 生技指數雖然從金融海嘯後已連漲3年,多頭的趨勢並沒有改變,至少到明年中還是會維持上漲的格局。此外,生技類股的股性並不屬於景氣循環類股,但又具有防禦類股的特質,仍然可以放心投資。
3 大理由支撐
生技產業前景樂觀
瑞銀投信投資研究部主管張繼文也認為,生技產業的基本面並沒有太多疑慮,產業的透明度相對清楚,企業獲利成長動能也很強勁,生技類股雖然漲幅已高,但就獲利成長面來評估其實還算便宜,是值得繼續關注的焦點。分析生技產業的前景相對樂觀,可以歸納出3大理由:
理由1:新藥核准速度加快 有助推升企業獲利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從2011年開始加快新藥審核的速度,到今年7月底止通過新藥上市的件數為15件,已經比去年同期多,更有機會高於2006∼2010年間,每年平均通過22到25件的水準,只要新藥核准加快的趨勢不變,對於生技藥廠的獲利就有幫助。
張繼文表示,新藥的研發本來就很耗時花錢,現在進入了新藥研發上市的甜蜜期,生技醫療公司能夠更快速賣出更多的新藥,自然就會帶動營收和獲利的成長,預計大型生技醫療公司的獲利年增率今年最高可達60%,中小型公司也有30% 的好表現。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3年9月號第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