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基金

趨勢逆轉 環保基金1年漲25%

An awesome picture
金融海嘯讓各國對環保產業補助縮減,相關類股歷經多年低潮期,近1年來,產業趨勢開始轉變,類股觸底反攻,過去的高理想性變成獲利的現實。

冰山不斷融化,海洋與河川
持續受汙染,化工添加物
 
取代天然食品,旱災與水災同時出現⋯⋯不只北極熊望著茫茫大海找不到食物,人類的生存也開始受到壓迫,這些都讓環保議題從過去被視為高度理想性,成為了迫在眉睫的課題。
 
只是,要遏止以破壞環境來賺錢的商業行為,或者是付出更高成本取得資源、改變過去的生活習性,這些都需要時間醞釀,也需要政府扶持,一旦遇到政府財政赤字高築時,環保產業受到的衝擊最大,這也是環保類型基金在過去幾年績效不彰的原因。
 
走過黑暗期
環保類股開始翻身
 
近1年來, 情況悄悄出現轉變。多檔環保類型基金1年期出現25% 以上的報酬率,表現較差的也有10% 上下的報酬率,今年以來,環境生態股票的平均表現更優於全球股票的平均表現,是否意味著理想逐漸貼近現實,環保概念落實的時機到了?
 
2007∼2008年全球景氣達到高峰時,因油價高漲,節能、替代能源股狂飆,農糧也因為可轉做替代能源和災害變多等問題,價格大漲,進而引發一波環保類型基金踴躍發行募集潮,基金名稱包含環保趨勢、抗暖化、生態、氣候變遷、綠能、綠色金脈等,其實都算同一類型。可惜, 夢醒時分來得很快。
 
隨著金融海嘯來襲,歐美各國對於節能補助均出現縮減,油價下跌,替代能源不再受矚目。而中國大力扶植太陽能和LED 等節能產業,卻造成嚴重殺價競爭,廠商血流成河,這也讓在最高峰募集的環保類型基金,開始好幾年的黑暗掙扎期。
 
國泰全球環保趨勢基金經理人胡耿銘及瀚亞全球綠色金脈基金經理人方裕璋,績效在同類型中名列前茅,兩人均表示,環保類型股票近年出現落底後強力反彈,是因為產業歷經一段時間的整併、淘汰,能活下來的廠商都有相當實力,隨著景氣增溫,營運體質和現金流出現改善。另一方面,部分產品本來就擁有持續賺錢的能力,現在隨著景氣好轉,需求和獲利都同步增長,股價自然也有亮麗表現。
 
穩健選股
獲利佳、門檻高優先
 
胡耿銘分析,環保類股範圍相當廣,他的選股邏輯強調防禦穩健比大漲大跌重要,重視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還有最好能在某利基產業具領導地位,持續賺錢,因此他偏愛廢棄物處理和汙水處理(水資源)。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3年8月號第71期

理財工具推薦

  • 排行榜第一記帳神器
  • 掃發票一秒自動記帳
  • 預算管理、精細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