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財控制你!善用這1個方式,拿回主導權
相信大家都聽過:「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其實這比較像是金融產業鼓勵大家理財的話術,事實上財務和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息息相關,怎麼可能不理我們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理財真的就會流失資產嗎?擁有一技之長且具有穩定收入的人,好像也未必要理財,像是前央行總裁彭淮南就曾說他只做定存,反而有許多理財的人,因為不當操作失去所有資產。
別誤會,我不是說理財不重要。但,理財之所以重要,其實是因為可以將短期的努力化為長期的價值。
如果我們沒有好好理財,即使收入不錯、不缺錢,但也沒有自由可言,必須持續工作才能獲得收入,換句話說,是被錢逼著走,甚至成為金錢的奴隸。
好好理財的人,則可以將短期的金錢轉化為長期收入。舉例來說,今年的年終獎金領了20萬元,即便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投資,買個3張台灣50(0050)放著,每年也都可以收到將近萬元的配息。其實你這是在活用金錢,並且用錢來生錢,成為金錢的主人。
所以,要不要重視理財,差異就在於你是否想成為對人生有主控權的人。想擁有理想人生,就必須理財,將努力換來的收入保存下來,累積成資產,這些資產,將會以複利方式持續成長。好好理財,是對人生負責的一種具體作為。
但是,究竟要怎麼理財?對於不理財的人來說,可能是沒有意識到要更積極去掌握人生;而對於熱衷理財的人來說,卻又常常太過積極,反而失去主控權。例如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很努力地在選股和擇時,想知道應該買哪些股票和基金,以及應該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結果反而因為聽信預測或是四處追尋明牌,導致報酬不理想,除了心裡不踏實,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達成設定的投資目標,實現人生規劃。
其實往往越被動的理財方式,越能擁有主導權。在收入的部分,不妨試著開始打造被動收入,這會讓你越來越有勇氣追求工作與生活上的自由。在投資的部分,可以試著開始長期持有ETF等指數型工具,你會發現不必選股和擇時,但卻能對達成投資目標越來越有信心。
(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