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學到的巴菲特隱藏版智慧

揭開70%之謎!
讓你輸在起點,卻贏在轉彎點
巴菲特選股的祕密早已經公開,
眾多投資人前仆後繼再三琢磨,只為了早日財富自由,
偏偏跟著巴菲特賺錢的人鳳毛麟角,為什麼?
因為多數人只學得巴菲特30%的智慧,70%之謎從未了解。
這不傳之謎很玄妙嗎?答案恐怕讓人失落,其實就是「資產配置」。
立於不敗之地是資產配置的本質、思念總在分手之後是其宿命、
醜小鴨則是它的外表……但,輸在起點,卻贏在轉彎點。
資產配置最迷人之處就在於,它是給任何人用,都一定會成功的投資絕招。
還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的煎熬吧!眼見辛苦累積的資產瞬間打回原形,那是幾近絕望的情緒。儘管2009年市場來個回馬槍,但對一般人而言也無濟於事,因為,存款簿裡根本沒有多餘可動用的子彈追進。
那波捲起的海嘯確實非同小可,就連1999年在美國成立「又上成長基金」的總經理兼基金經理人闕又上,也一度被打趴在地上,基金淨值縮水超過40%,相較於2000年科技泡沫時,又上成長基金不過小傷7~8%,闕又上有感而發的表示:「科技泡沫像一場颱風,看氣象報告可在6天前做出準備,但海嘯可不一樣,大概只有30秒的時間可以跑。」
跑不掉的他,雖然後來靠著大買星巴克、蘋果等股票,幸運的從加護病房安然走出來,但是,30多年來緊追巴菲特投資邏輯的他,總是覺得哪裡出了問題,否則不會海嘯一來,全市場的人都重傷倒地,唯獨巴菲特每天還是跳著踢踏舞、氣定神閒的上班。
![]() |
![]() |
夏蟲不可語冰
海嘯重傷後 重學巴菲特
闕又上重新找出巴菲特掌舵的波克夏財報,仔細翻閱、再三研讀,他發現,眾人、包括他自己,過去解析巴菲特,都只針對股神的挑股絕技下功夫研究,卻忽略了其實巴菲特持有的這些股票,多數時候只占波克夏市值的30%,「那麼,另外70%是什麼呢?」這引發了闕又上想進一步探究的好奇心。
「所有人看巴菲特,都只見到冰山一角,犯了『見樹不見林』的錯誤,因此,就算挑股的邏輯仿效巴菲特、築起了護城河,但是海嘯來時,所謂的護城河根本不堪一擊。我就是一個例子。」闕又上指出,30多年的投資經驗,他視巴菲特為師,挑股從來不敢懈怠,總是推敲再推敲,還會搭配當時的動能決定進場與否。只是,做得再多、再縝密,面對只有30秒時間可以反應的海嘯,依然難逃被摧殘的命運。
顯然,另外的那70%才是巴菲特不敗的重點!2008年金融海嘯時,美國財政部主管向國會議員報告,要儘快伸出援手給予緊急救濟,否則全美可能僅有一家銀行倖存,「大家猜猜看是哪家銀行?我問過許多對財經投資有興趣的人,猜出來的答案和我一樣,都是富國銀行,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巴菲特是富國銀行幕後大股東,而他存有的『現金』足以應付金融海嘯。」闕又上分享他拼湊巴菲特默默在做、但大家都不知道的隱藏版智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