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人民幣 加速中國債務危機

2017年1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公布,2016年12月外匯存底減少410.8億美元至3.01兆美元,連續第6個月縮減,創2011年3月以來新低,其主因是人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而消耗了大量外匯存底。
中國外匯存底在過去一年多從4兆多美元降到3.01兆美元,若外匯流失的速度不變,恐怕只能再撐2、3年。儘管官方公布的最新外匯存底未跌破3兆美元重要心理關卡,但已顯得岌岌可危。
彭博引述瑞銀(UBS)中國經濟研究部主管王濤等經濟學家看法指出,人行將避免外匯存底跌破重要心理關卡3兆美元太多,以免市場信心進一步動搖,但這也意味中國可能必須祭出更多手段箝制資本外流。
美國聯準會(Fed)2016年12月升息之後,預測2017年會升息3次;川普新政府將推出稅改,增加美商從中國撤資的誘因,以及川普及其行政團隊對中國不友善,有意提高關稅來降低中美貿易的龐大順差,甚至要聯俄制中,這些都不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為減緩資金外流及人民幣貶值的速度,中國自2017年起強化資金匯出管制,儘管這不符合中國近年不斷對外宣示的「開放」立場,不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大戰略,甚至被視為「開倒車」。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多次對外宣示,「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但這基本上只對「非美元貨幣」有效。2016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了6.5%,雖然中國人行力守人民幣兌美元不貶破7,但根據彭博綜合各投資銀行的調查顯示,目前市場對人民幣2017年底的預估匯價均值為7.15元,包括高盛等多家投銀都預期人民幣會貶到2018年。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2月號第1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