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房地產

2012年第3季房市表現 雙北續冷 越往南交易越熱

An awesome picture

8月實價登錄是第3季房市最大的變數,對全國各地成交量都造成一定的影響,第4季的傳統旺季能否挽回前3季的劣勢,政策與明年景氣展望將是關鍵。

第3季房地產市場進入淡季,動能十分低迷,除了傳統鬼月、證所稅風波及颱風等因素干擾外,最主要的變數是8月實價登錄政策上路,10月之後民眾就能查詢真實成交價。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實價登錄的確讓部分不想房價曝光的屋主,趕在7月提早過戶,使得7月比6月交易量多出1成。但如果扣掉1萬多戶新成屋「交屋潮」,整體來看,7月成交動能與6月相去不遠,簡單來說就是買氣尚未回籠。

實價登錄效應
賣方降價意願提高


7月初市場就預期在基期墊高下,8月無法太樂觀。結果也一如預期,8月各區域買氣減少1∼2成不等,9月市場就出現了質變。

第1個現象是耐不住的屋主,降價心態開始轉濃。根據住商不動產內部統計,若與今年5月相較,9月雙北市進入「急殺特區」的物件增加4∼5成。徐佳馨分析,進入急殺特區的房屋多半已銷售一段時間,在10月價格透明化前,屋主普遍願意降價1成,以吸引買方目光,其中,又以貸款難度高的套房、中大坪數產品,脫手意願最高。

第2個現象是豪宅買氣銳減。「這樣的結果一點都不意外。」大師房屋總經理陳建慶說,6月底央行祭出「第3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針對北市總價8千萬元、其他地區5千萬元的豪宅限制貸款成數及取消寬限期,以致交易量減少6成,換屋意願大幅下降。永慶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預期,在限貸令未放鬆前,未來雙北市換屋族群將以4千萬至8千萬元物件最搶手。

雙北市買氣低迷
資金轉進中南部


根據中信房屋第3季「宅指數」調查,第3季的購屋意願只比第2季多出0.01%,影響購屋意願最主要的2大因素是「房價」與「家中經濟」。中信房屋副總經理劉天仁分析,第3季在國內經濟負成長及出口連續衰退下,還能維持相同的水平,代表市場存在基本買盤,只是尚未引爆。

進一步看各區域狀況, 北市熱門成交區一如往昔,集中在萬華、北投、大同區等低價區,這些區域的買方多半是自住客,不受實價登錄影響,交易量未明顯下滑。至於新北市如三峽區、林口區等則出現大批交屋潮,造成8月買賣移轉棟數大幅成長,但其他區域都出現3∼4成的衰退。

相較於雙北市的買氣低迷,第3季中南部維持相當的熱度,特別是土地交易。戴德梁行不動產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奢侈稅、限貸令等政策讓雙北市的成交量下滑,但資金已揮軍南下進入中南部,「賞了政府一個耳光」。他認為,北部已沒有追漲的力道,才剛到半山腰的中南部尚有想像空間。

全年成交量維持平盤
928檔期建商最後一搏


展望第4季旺季,房市是否能否極泰來?住商不動產總經理陳錫琮表示,2011年奢侈稅實施當年,市場呈現「上半年旺、下半年冷」,全年買賣移轉36萬件,他預期今年仍將維持相同水準,今年上半年房市交易冷清,買賣移轉僅約16萬件,下半年有機會倒吃甘蔗,上看20萬件。

台灣房屋營運目標總經理周鶴鳴及劉天仁一致認為,美國實施QE3有助於穩定全球經濟,對房市有正面助益,而且QE3可能引起國內物價上漲,保值性的買盤也將隨之出籠。劉天仁看好市中心地段佳、交通便利的A 級物件將最受惠,而郊區低總價產品將能吸引首購或自住客。

陳建慶則預期,10月實價登錄資訊公開後,先前觀望的買方,在房價「全都露」後,賣方無法再漫天喊價,買方可減少猜忌與蒐集資訊的時間,因此,議價空間與去化天數可望下滑。整體來說,市場將回歸合理的基本面。

觀察第4季後市要先注意幾個指標大案。根據《住展房屋》統計,928檔期,3大都會區累積約2900億元少見的量能,雖然不乏有先前遞延推出的個案,但卻能看出建商奮力一搏的決心。

像是興富發在士林的「圓山一號院」超過百億案量,今年初董事長鄭欽天還曾喊出房價打75折,如今該案開價將受到市場注目。至於新北市主要推案量集中在中和、新莊、淡水等,案量約7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桃園與新竹的推案量有增加趨勢,這些外圍區指標案的銷售結果,將是區域行情能否往上拉抬,或是往下修正的關鍵。

台中 沿捷運綠線長線布局

與雙北市、南高雄相較,第3季台中房市只能說差強人意,因為若與去年高點相較,交易量仍顯得低迷,除了經濟差及淡季因素外,7、8月還是受到實價登錄政策干擾,交易顯得混亂。

住商不動產台中區經理賴萬提到,從8月的月成長率來看,市中心表現較好的區域是中區、西區與南區,這些非主力交易的買盤是自住客,但若以最賣座來看,西屯與南區仍是主流。而長期置產族已悄悄現身,收租套房與店面維持相當水準,顯示市場的游資仍多。

5年後捷運通車
沿線重劃區潛力佳


比較特別的是,市郊的烏日、大雅月增率分別有205% 及58%的大躍進。台灣房屋智庫市場經理劉志雄分析,這2個區域主要受到新成屋交屋潮所帶動,烏日自高鐵通車後,已慢慢吸引人潮進入;大雅則直接受惠於中科的發展,再加上鄰近水湳經貿園區、清泉崗國際機場等重大公共建設,地理條件優越。

展望未來,台中第4季預售案規模高達450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5成,未來在歐美沒有更壞消息及政府政策不再打壓下,房市有機會開始築底。

台灣房屋智庫研究員洪佩君建議,自住客不妨跟著政府的交通建設挑好屋。因為最快在2017年,台中第1條捷運綠線(烏日/ 文心/ 北屯線),將採高架型式通車,以北屯區的松竹路為起點,行經文心路、文心南路,經過北屯、西屯及南屯區的精華地段,到建國北路,再沿著台鐵到終點烏日高鐵站。

未來這條捷運線將經過台中4期重劃區內、5期及7期重劃區的交界處,最後再抵達13期重劃區,從台北市捷運路網經驗來看,這些區域有機會因軌道經濟成為房市新寵兒。

高雄 土地交易熱 追價力道小減

一向不受投資客與自住客青睞的高雄房市,近期占據新聞版面。除了興富發在美術館以每坪230萬元高價買進土地,讓市場一片嘩然外,緊接著京城建設又購入1千多坪土地,雖是以合理價買進,仍然創造不少話題。

顏炳立表示,未來半年高雄還有土地要標售,在資金充沛無虞下,短線土地市場的補漲行情還能持續,但房價可否跟著一飛沖天仍是未定之數。

因為8月熱門成交區還是三民區、鳳山區及左營區等老面孔,這些區域與去年同期相較成交量呈現正成長,但與前月相比已開始衰退,原因不外乎基期高、實價登錄或總體環境不佳等。從產品面來看, 則以總價在400∼600萬元的自住型物件,最受市場青睞。

房價築底完成
未來2年有輕軌大利


台灣房屋營運目標總經理周鶴鳴觀察,過去1年高雄房價展開補漲,賣方心態轉強,但買方擔心追高,期待10月實價揭露後再決定,出手小心謹慎,議價時間拉長,可預期9月交易量應該沒有出乎意料的好消息。

對自住客來說,交通建設仍是房價長期的最大支撐。根據台灣房屋調查,過去3年高捷站區周邊,以凹子底、左營、後驛、衛武營等4站的房價漲幅最為驚人,普遍超過2成,目前凹子底每坪均價快逼近3字頭。

日前經建會也已通過「高雄環狀輕軌」案,未來將分兩階段興建,預計2015年完工,預計將與捷運紅線、橘線十字交會,可串連高捷、高雄港、機場、未來的鐵路捷運化路線及推動中的高雄海空經貿城,將對周邊房價形成長期支撐。

顏炳立表示,高雄房價長期築底完成,預售屋1字頭的行情已絕跡,2字頭是合理,能否再創3、4、5字頭的歷史新高,除了政府緊縮政策是否擴大至中南部外,當地就業機會與民眾追價意願才是最大關鍵。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2年10月號第61期

理財工具推薦

    • 4500萬專屬加開獎金等你拿

    悠遊卡/一卡通/iCash歸戶自動同步

    • 比官方更官方,最清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