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策受惠股無懼股市寒冬,第1季暖春行情可期!基金經理:雙碳、數位經濟題材受惠股,最具投資潛力

一提到去(2021)年讓投資人失望的股市,中國股市必定是其中之一,至去年12月中,美股、台股均有2成的漲幅,中國股市中的上証指數、深圳指數卻只有個位數漲幅,滬深300指數下跌4.92%,MSCI中國指數更下跌23%。
指數表現如此,個別的ETF與基金表現也讓投資人不高興,去年表現最好的基金績效僅有10幾個百分點,ETF的績效不是個位數就是比誰賠得多。
投資人搶短
槓桿型ETF夯
入榜的元大滬深300正2 (00637L)長期被投資人拿來搶短線或賺波段的錢,交投非常熱絡,是本刊〈ETF筆記〉單元中交易量榜上的常客。搶短線或賺波段的意思就是不會買進長抱,槓桿型ETF本身也不適合長期投資。
該檔ETF受益人數排名居前20大,去年前11月新增受益人數占總受益人數逾5成,不排除是投資人預期中國股市有機會低點反彈而逢低買進,當然,套牢者捨不得認賠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另一個被市場傳言套牢一堆投資人的FH中國5G (00877),上市後股價受疫情、中美科技戰等影響而持續疲軟,最高跌幅逾26%,掛牌以來至去年12月中仍下跌8%,一堆上市就搶買且不願意認賠的投資人套住不動。
那麼中國股市的寒冬結束了嗎?今年來績效相對優,依然有10%正報酬的統一大龍騰中國基金經理陳朝政以「政策落底的波段行情」來看今年中國股市,並指出指數有10%~15% 的空間,第1季在企業獲利、市場資金、做夢行情3大推力下,將啟動一波暖春行情。
中國政策聚焦產業
最具投資潛力
陳朝政表示,若只單純看今年經濟成長率(GDP),5%都算是高估,但若實際看內容,其中產生負值的只有房地產與出口2項,再以中國政策所聚焦的產業來看,今年具投資潛力的主題有2個:
指「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例如綠色能(一次性發電的太陽能、風電、地熱),連帶地,高度相關的電網與儲能也受惠。陳朝政解釋,綠能發電非常態性,儲能成為中國未來密集發展的產業。
為何中國政府如此重視雙碳政策?因為綠色能源與汽車在GDP成長貢獻中的占比高達 4%~4.8%。中國的排碳量占全球3分之1,若中國要繼續在全球製造上扮演關鍵地位,為了降低全球徵求碳稅對出口的衝擊,中國一定要降低碳排放量。
另外,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汽車是全球排碳量最大的產業,約占20%,中國勢必需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否則將失去汽車市場的龍頭寶座。
指電商、元宇宙等,通訊系統與數位支付更是關鍵重點。陳朝政認為中國政府的做法是以數位經濟來降低並彌補人口紅利慢慢結束對經濟成長的負面衝擊,希望數位經濟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讓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正向循環。
基於以上2點,陳朝政認為其中的高附加價值、高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成長,而且目前市占率還不高的企業將最具投資潛力。
陳朝政
看中國股市4面向
1.基本面
經濟成長率由高增長、高轉速,變成中低增長、中低轉速。
2.政策面
目前所做為必要之惡,短期未定,但朝逐漸開放。
3.資金面
資金會越來越寬鬆,但市場將觀察資金流向何處再做反應。
4.市值面
以增加掛牌企業來擴增市值,新創科技將取代舊的權值股。
錢雜誌APP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2年1月號《Money錢》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