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最大儲蓄力!

每周花40~60個小時工作賺到的收入,到底有多少是流進別人口袋?又有多少是能夠留在身邊理財?錢外流vs把錢存住,長久下來,就是財富的差距。如何存下更多的錢,是許多人的目標,「提早存+做計畫」絕對是正道。就從2015年開始,善用6個方法、做對5個行動,幫自己種下財富自由的種子吧!
當別人熱鬧倒數慶祝2015年到來時,平民理財作家典馥眉卻安靜的待在書房裡,桌上只擺著一張明信片,上面是她在2014年初寫給自己的10個新年願望。
曲馥眉逐一檢視明信片所列的許願清單,一項一項打勾,當最後一個勾打完後,心滿意足的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她在去年還清了房貸、存到2015年一整年的生活費與出國旅費,還看了150本書及150部電影。
「我很貪心,別人許一個新年願望,我要許10個,而且其中有兩個一定要跟存錢有關。」典馥眉開心的大笑。
提早存+做計畫
理財願望輕鬆實現
絕大多數人經常是連一個新年願望都沒達成,典馥眉卻一口氣完成了10個!而她今年的新年願望是放自己1年假,提早體驗退休生活。在這1年的「迷你退休」假期,她要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閱讀《紅樓夢》等經典名著、到中國四川看長沙遺址,「我想看自己可以任性到什麼地步。」
能夠這麼任性的一整年不工作,是因為典馥眉之前完全不任性,她紀律存錢,因此不只存到今年的生活費,連2016年的生活費也存好了,一切都在計畫中,「有錢才能放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從小看著媽媽凡事貨比三家,把1塊錢當2塊用;看著外婆計算著路邊與巷內房價價差,讓典馥眉體會到:「原來金錢要如何使用都操之在我」。因此,出社會後,她把學生時代管理「時間」的方法,拿來管理金錢,果然,自領到第一份薪水起,財務就順利步上軌道。
後來,她發現透過有計畫的管錢,讓錢自動分流到各自要負責達成的目標,有的負責還房貸,有的存下來當以後的生活費……金錢管理上軌道後,自然越存越多。
當朋友還是月光族甚至卡奴時,典馥眉30歲就已經存下200萬元,在新北市買了第1間房子,並在33歲還清200萬元房貸,相當於1年存50萬元。償還貸款期間,她還去歐洲旅行了3個月,想玩、想看、想存的,通通都實現。
「我在規畫歐洲旅行時,最大的感觸是永遠要提早存錢,並預先做好計畫。例如一張火車票原價4千元,提早買只要1千元,省下的錢可以讓我看更多美麗風景。」典馥眉道出她存錢願望年年實現的兩大關鍵:提早存、擬計畫。
麥瑋玲年年訂目標
11年還清600萬房貸
運用「提早存+做計畫」這個存錢方程式達成財務目標的,還有台北商業大學企管系講師,同時也是CFP認證理財規畫顧問麥瑋玲。賺錢與理財能力兼備的她,一肩扛起家庭財務規畫與執行大任,每年她和先生都會一起訂出賺錢與存錢目標,年年給自己壓力,最後在11年內還清600萬元房屋貸款,同時存到第2間屋的自備款,以及女兒部分教育金。
「老公喊口號,我負責執行。老公喊的口號是『3152』,『3』年存『1』千萬,『5』年存到『2』千萬,雖然沒有在期限內達成,卻因為有了目標,讓我養成提早存錢、並年年擬定存錢計畫的好習慣。」
麥瑋玲回憶30歲結婚時,她和先生原本看中台北市信義區一間1千多萬元的房子,卻買不起,還被朋友笑:「連500萬元自備款都沒有。」當時麥瑋玲很氣瞧不起她的朋友,卻也體會到平常就要存錢的重要性。
後來她和先生看上信義計畫區的永春捷運站一間價格較低的電梯華廈,總價850萬元,湊了250萬元當頭期款,向銀行借了600萬元。
「買完房子後,現金幾乎歸零,我就從零開始訂定目標,算出每個月要存多少錢,逼自己快點清償債務。」
有了財務目標後,麥瑋玲第1步是做存錢計畫,並時時追蹤存錢進度,沒想到這些計畫不但一一完成,資產也隨著計畫的推進逐年高漲。今年她還要在台北市買第2間退休宅。
![]() |
![]() |
![]() |
![]() |
@閱讀更多內容請加入Money錢官網會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