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房子變成養老金

養老金的來源,除了儲蓄、投資、保險外,致力於推動「以房養老」的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出席一場由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展中心協辦的「高齡安養財務規劃」實務論壇,張金鶚在論壇中指出,民眾可以把房子拿來轉換成現金,當成自己的養老金。
張金鶚表示,台灣傳統價值觀的影響下,多數老年人不願意到安養中心居住。加上台灣自有房屋比例高、土地價值較高等,以房養老將有機會取代以兒養老,滿足老人的生活費用所需以及在宅老化的期待。
台灣企銀總經理施建安則指出,以房養老已跟保險、信託結合,來確保專款專用,民眾也可避免資產被詐騙或被不肖子孫挪用,而且若不幸發生失智或失能情況,也不必擔心年金給付將因此停止。
目前以房養老的模式有3種,且主要由公股銀行承辦,普及度仍需加強,張金鶚建議設計專法(例如以房養老條例),降低政府介入、補助的角色,讓以房養老由試辦變成市場化商品,不但可因此增加民眾購屋意願,也可降低年輕一代奉養父母的財務壓力,並讓更多老人可以獲得必要的金錢與照顧。
3種以房養老模式
資料來源: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